今日汇率
这是一则很久以前拍好的视频,那时候,泰国新闻上还没有“灰产”这个词。
不过,我对于泰国警察,尤其是基层警察的观点,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变化。
泰国警察,是最具泰国政治文化特色的矛盾混合体。
一面是“通融和善”,一面是“腐败贪婪”。
一枚硬币的两面,却有着某种内在的统一性,让泰国警察,成为了世界上最不像警察的警察。ManGu曼谷志
说起泰国警察,无论是中国人、外国人、泰国人,都会露出一种复杂而尴尬的微笑。
业务废柴、查案懒惰、收钱勤快……总之在泰这些年,我基本就没有在任何私下场合听过有谁说过泰国警察蜀黍的好话。
在非泰国电影(尤其是港片)里,泰国警察一共分成两种:一种是毫无战斗力只会给坏人送人头的战五渣;另一种,直接就是穿着制服的坏人。
泰国电影里,稍好一些,警察一般都是老好人……但是也是没啥战斗力的老好人。经常和匪徒枪战的时候,帽子都给吓得掉在地上。
不过,实际生活在泰国,对于基层警察,老汉其实感觉比较复杂。
我个人的印象,其实泰国警察有一个挺大的特点——那就是“挺好说话”的。
无论是派出所里的警察,还是街上的交巡警,其实态度都很和善。
一脸慈眉善目,说起话来笑意盈盈,像是传达室大叔一般,感觉还没有小区保安有杀气。
由于老汉不做生意,很少有被警察收保护费的机会,因此对泰国警察没有那么直观的反感,反倒是受到过警察的几次帮助。
泰国警察纵有千般不是,至少有一点值得肯定,那就是和气。
如果没什么把柄在他手里的话,泰国警察真的让人怕不起来。
当然,这种“和气”,并不是真正的“善良”,更和“清廉”搭不上边。
泰国警察的和气,往往伴随着对规则的消解。
他们很少正义凌然地告诉你:你犯规了,请认罚。
而是带着一脸和善的微笑,像北京大街上热心的指路大爷一样告诉你:小哥,你这个事情,其实也有一个变通的办法……
然后,就是不可名状的故事了。
老汉在泰十余年,与警察打交道不超过20次(不算移民局和采访总署长那些),其中有大概一半的时候,体会过那种“内容复杂”的和善。
有一次,在街上违章被拦下,一个老警察一脸谄媚的笑容,跟我和善地讲价。
去警局,700铢,麻烦;在这里交500,省事,不开单。
后来经过同车泰国人的讲价,居然给讲到200(其实我当时吓得差点想直接给他1000),老警察一声叹息,居然给我放行了。
简直就和菜市里买西瓜似的。
临走前,老警察还热心教导我,去某某路,可以不用走高速,省钱。
还有一次,我印象特深。
有一个大学同学,远嫁北美,要泰国警方开一个在泰国期间的无犯罪记录证明。正好我在泰国,就帮她办了。
结果到了曼谷的国家警总署,办事的警察把我拉到停车场,一个四下无人的角落,跟我介绍套餐价格。
正常办,几百铢,要等一个月,还不一定办得下来。
“加急办”,4000铢,一个礼拜完事。
特快加急办,5000铢,而且别说你“无犯罪记录”,就算有前科,都能给你销了……
真是开了眼。
这可是国家警总署啊。
全泰国警察系统的心脏中枢之地,尚且如此,则地方上的小警员会到什么地步,简直不敢想象……
这就是泰国警察。
他们的和善,一部分原因是文化,而更多的部分,是对规则的灵活变通与待价而沽,是将民众视作“顾客”的一种心理状态。
他们一边是执法者,一边是法律的销售者,在不需要金刚怒目的时候,他们会和气地制定一个销售方案,然后用讨价还价的态度向他们的“顾客”进行推销。
既然是服务业,为何要凶神恶煞,而不是和善一些呢?
所以,泰国警察的身上,少了一些铁面无私的杀气,多了一些慈眉善目的市侩。
泰国民众,其实并不怕警察,只当他们是某种可以被赎买的销售人员,用合适的价格去规避法律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伤害,并且在需要的时候,能够获得免费却效率堪忧的保护。
就是这种感觉……也说不上特别讨厌,但是也尊敬不起来。
这次的灰产事件,沸沸扬扬。
有些人说,华人违法就要被查,有甚冤屈?
那是因为,泰国的实际情况,就是这个样子。法律的执行者,会主动诱导你犯规,为你提供一个方便法门,外国人自己不懂行,图方便,自然也就踊跃认购,从善如流,逐渐把潜规则当成了高速路。
突然之间,警方内部风云突变,理论上虽然是反腐整顿,但是在那些买了“高速通行卡”的人来说,就会觉得愤愤不平。
实际上,双方都有一部分责任。
而泰国法度的缺漏,以及执法者自身待价而沽的潜规则,其实是这一切的起点。
最后,希望泰国警察,能够少一点讨价还价,多一点铁面无私。
而且,要铁面,就一直铁面,不要间歇性发作。一三五慈眉善目,礼拜天铁面无私,这就很容易让人无所适从。
毕竟,我们希望看到亲民和善的警察。
但是更需要的,是始终如一,执法严明的“执法者”啊……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