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汇率
进入雨季,缅甸又迎来了“谈登色变”的时节。
近日,邻国泰国卫生部发布信息称,目前泰国正面临3年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,1月至5月泰国各地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18173例,是去年同期的4.2倍。平均每周新增确诊病例900多例,累计死亡15例。感染者多集中在首都曼谷、南部和中部。感染者中5至14岁儿童最多,其次是15至24岁人群。
与此同时,缅甸国内也出现了不少病例。缅甸卫生部数据显示,2023年1月1日至5月20日,缅甸全国范围已有1717人感染了登革热,并有7人死亡。登革热感染及死亡率最多的省邦为仰光省、德林达依省、伊洛瓦底省、孟邦和克伦邦。
登革热缅语发音“对笼斗贵”,雨季以来,很多人都是谈“对笼斗贵”色变,不少地区都出现一个家庭全部染病的情况!往年,国家从4月份开始就启动全国性的灭蚊工作,来对抗“斗贵”的横行。但自2021年2月1日后,灭蚊工作不到位,每年都有不少登革热病例。
近日,若开邦公共卫生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蚊子的繁殖速度非常快,蚊子传播的疾病也大量出现。今年,登革热病例可能比去年多。
据若开邦公共卫生部(DPH)的数据,受飓风等因素的影响,若开邦城镇垃圾增多,同时,排水沟的排水情况和卫生情况恶化,为蚊虫创造了适合的生存空间。因此,今年若开邦登革热病例可能会有所增加。
卫生部的数据显示,1月至6月6日,若开邦共有109例登革热病例,其中,5月份内就出现了79例。若开邦公共卫生部相关负责人称,目前正在努力防蚊,以减少登革热的传播。同时,也试图获得更多药物。
实兑当地的一名妇女Daw Thein Thein表示,飓风过后,小蚊子一直在不断繁殖,蚊子特别多。虽然我们得到了蚊帐,但还是很担心我的孩子们会感染登革热。
卫生部数据显示,2022年,若开邦累计出现2306例登革热病例,其中有5名患者身亡。2021年,若开邦累计出现421例登革热病例,其中有1名患者身亡。
蚊子最喜欢的温度是25℃至30℃,雨季温度适宜,降水较多,往往会形成蚊子密度小高峰。而蚊子传播的疾病远不止登革热这一种,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常见的蚊媒传染病。
登革热是什么病?
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(DENV)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潜伏期因人而异,一般在感染病毒后的5-8天发病。
患者常会出现突发发热、皮疹和全身疼痛等症状,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,出现意识障碍、消化道大出血等。
登革热临床表现
突发高热: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至39℃~40℃,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。
体痛:感到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关节和骨骼痛,整个人觉得很疲乏。
发红:脸部、颈部、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,貌似“酒醉状”,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、浅表淋巴结肿大、牙龈等无端出血等。
皮疹: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,不高出皮肤。
其他:疲劳乏力以及恶心、呕吐等。
为什么被蚊子叮咬会传染登革热?
登革热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,但人与人之间通常不传播。
病毒由伊蚊(俗称花蚊子)携带传播,伊蚊是登革传播的唯一媒介。
伊蚊叮咬传染源后,登革病毒便进入伊蚊体内大量繁殖,随后带有病毒的伊蚊叮咬健康人群,将病毒传播给人体。
有了这种传播和繁殖机制,只要被蚊子咬一口,就有可能感染上登革病毒。
如何预防登革热?
预防登革热,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防灭蚊子。
1、家中的防蚊隔离,比如家中的防蚊纱窗、蚊帐等。
2、有院子的,清除卫生死角,清除垃圾,一定及时清理死水源。因为伊蚊特别喜欢在死水中产卵,简单说来就是,清理积水让蚊子无处生长。
3、进入登革热疫区时,应做好个人防护。穿长裤长袖,减少暴露。此时,物理防护要比驱蚊制剂要有用的多。
4、居住环境或人体表面可以使用驱蚊剂,如避蚊胺、驱蚊酯等。但对于民间流传的驱蚊草、大蒜驱蚊等方法并不推荐。
5、避免在树荫、草丛等地逗留,避免伊蚊高峰时段出行。
相关资讯